首页

【励志博客】青春励志_励志人生_名人名言手机版


主页 > 家庭教育 >

父母最大的罪恶,就是过度保护孩子

  父母最大的罪恶,就是过度保护孩子


  “宠狗上灶,宠子不孝”,不让孩子吃苦,最终孩子会让父母吃苦。


  社会上有一类人,他们有着成年人的年龄,但是精神上还没有断奶。


  他们高度以自我为中心,既不懂得社会规则,也不通人情世故,缺乏独立性,缺乏责任感。


  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——“巨婴”。


  1


  你不让孩子吃苦,这个世界会让他吃苦。


  知乎网友斯某曾是一位“巨婴”。


  她几乎从未和朋友出去玩过,因为父母规定“天黑之前必须回家”、“不能坐危险的出租车”,支教、实习、旅行等活动更是想都别想。


  她从小到大没洗过衣服,甚至都没进过厨房,因为爸妈觉得女儿要“不粘烟火气。”


  高中假期,同龄人或出去旅行,或做兼职赚外快时,她只能宅在家里学习、看书、写东西。


  后果显而易见,她的自理能力、决策力、行动力都远远落后于同龄人:


  上大学后,因为不会装手机卡急到掉泪;军训时不会打包行李哭了一路;连如何到马路对面坐公交都需要问路人……


  这位网友直言不讳地说:“我一直以为我长大了,其实没有。我本可以长大的机会都被父母夺走了。”


  这句话,一语中的。


  所有“巨婴”的诞生,都源于父母对孩子的过度保护。


  爱孩子,保护孩子,是所有动物的本能。但父母过度的保护,让孩子一点苦都不吃,当孩子独立去面对世界时,吃到的将是一碗“苦果”。


  冯梦龙在《古今谭概》中讲了一则“翠鸟移巢”的寓言:


  翠鸟为了避免灾祸,开始时往往把它的巢筑得很高。


  小鸟孵化出来以后,翠鸟非常喜爱它们,生怕它们不小心掉下来摔坏,就把鸟巢移低一些。


  等小鸟长出了羽毛,翠鸟更疼爱它们了,把鸟巢移得更低。


  这样,人们轻而易举地就把小翠鸟捉走了。


  韩非子曾说:“夫严家无悍虏,而慈母有败子。”


  “爱之太殷,忧之太勤”,孩子就会养成任性、骄狂的习性,甚至走上歧途。


  孩子就像一棵树,只有在其成长的过程中不断修剪,树木才能长的挺拔。


  如果,因为不忍心,就不去剪掉横生的旁支,任其疯长,早晚世界会以一种更残酷的方式帮他剪掉。


  这世界从来都是公平的,苦尽才有甘来。


  那些没有受苦便得到的甜,总有一天要还回去。


  父母给孩子打造出来一个无菌的环境,最后只会让孩子变成一个废物。


  2


  你不让孩子吃苦,他会让父母吃苦。


  不久前,一则“北大男生12年不回家,拉黑父母6年!还写万字控诉长文”的新闻在朋友圈里刷了屏。


  在长达一万五千字的长信中,通篇充斥着负面词汇。


  高考理科“状元”、北大本科、留美硕士王猛(化名)将自己与家庭决裂的根源归结于父母的“过度关爱”。


  “我母亲一直倾向于把我关在家里,喜欢按自己的喜好包办事情。”高中毕业前,王猛所有的社交圈子几乎都在生活的大院里。


  原本以为,考上北大,就能远离家乡,逃离父母的“控制”,但依然没有。“


  就在离开前,家人要求我跟北京的大姨打电话,请她之后多多照顾”。


  毕业后,在经历了几年不太顺利的工作后,王猛借着英语优势决定出国读研。


  然而父母的“关爱”如影随行,随后就给他找了一位“老朋友”照顾他。


  2012年前后,一封长长的决裂信发出,王猛拉黑了与父母所有的联系方式,与“家”彻底告别。他不再主动联系家人,也几乎不回复任何信息。


  最近10年,王猛仅回过一次家,还是“例行公事”——更换过期身份证。


  那是2015年春天,整个行程仅在老家的城市呆了6个小时,只因为需要向父母拿户口本,在家中停留了不到10分钟。


  “每年春节都有人问,你们儿子咋又没回来,我都说他在美国,忙。”王猛母亲的话语中透着伤心与无奈。


  王猛的信也许是真实案例,也许如一些网民所说,是写手的编造,但是却给当下的家庭教育敲响了警钟。


  在这一极端例子中,不少人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。


  许多家长分不清爱与溺爱,爱的本质是要给孩子自由、宽容、欣赏,而溺爱的本质则是过度保护和管制。


  刘墉曾感叹说,“今天有多少孩子,既要美国的自由,又要中国的宠爱,没有美国孩子的主动,又失去了中国的孝道。”


  “宠狗上灶,宠子不孝”,不让孩子吃苦,最终孩子会让父母吃苦。


  3


  父母给孩子最深沉的爱,是放手。


  于丹说过这样一段话:


  “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目的,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,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,父母真正成功的爱,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,这种分离越早,你就越成功。”


  换句话来讲就是,有一种爱叫放手,不放手的父母,养不出有出息的孩子。


  纪录片《狐狸的故事》,在豆瓣上的评分高达8。7:


  它讲述了一对相爱的狐狸,狐狸妈妈怀孕后,狐狸爸爸毫无畏惧地独自觅食,被群狼咬得遍体鳞伤,却还是带着伤痛拖回了食物,并坚持觅食挨过了那白雪皑皑的漫漫劫期。


  春天,狐狸妈妈生下了五只可爱的小狐狸。小狐狸在妈妈爸爸的精心呵护下渐渐长大。


  初秋的早晨,狐狸的爸爸妈妈像往常一样领着孩子们走向了草原的深处。


  在一块草木茂盛、小溪流水的地方停了下来。狐狸爸爸妈妈围着孩子们转了两圈,然后头也不回地向远处飞奔而去……


  他们把自己的孩子,狠心地“扔”在变幻莫测的草原,但是他们早已把生存的本领教给了小狐狸们。


  动物尚且如此,人类更是这样。即使有再多的不舍,父母都必须忍痛放手,因为孩子的未来必须由他们自己去走。


  只有放手,让孩子脱离“父母”这个舒适区,他才能见识更广阔的天空,才会有更高的视野、更大的格局。


  因为,父母的格局就是孩子的格局,父母的高度就是孩子的高度。孩子的人生,只是重复父母的人生。


  明智的家长,应学会放手,在五光十色的人生中,我们不是居高临下,俯身教诲,而是站在孩子身旁,与他肩并肩,陪伴他们走过精彩的一程。


  来源:京博国学(ID: jingboguoxue)


(责任编辑:admin)
    回到顶部